1 基本情况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湖北省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刊物。被瑞典DO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英国《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及国内所有大型数据库收录。
编委会由包括陆士新院士、刘新垣院士、孙燕院士、樊代明院士、郝希山院士、程书均院士、王红阳院士、赫捷院士、于金明院士在内的我国肿瘤学界各领域一百余位权威专家组成。并有数百位国内外肿瘤学界各专业领域有着精深造诣和广泛影响的专家组成的审稿专家队伍。《肿瘤防治研究》主要报道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方面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进展。以广大肿瘤临床、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断、临床应用、流行病学、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短篇论著、综述、病例报道、消息会讯等。
2 历史沿革
1969年底,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召开了第3次全国肿瘤工作会议,成立了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防办的负责人是李冰同志。为了加强与各省市的联系,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在李冰同志主持下,创办了《肿瘤工作简报》,由全国肿瘤防办主编,不定期发行。这一刊物共出版了18期,是为《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的前身。这时,肿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开展。1971年起,包括河南、山西、四川、安徽以及京、津、沪在内的17个省市,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防癌普查,有的还组织了专题协作组,开展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1972年9月,召开了全国抗癌药物经验交流会,《肿瘤工作简报》为此出了专辑。虽然这时的肿瘤工作只是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但却显示了全国肿瘤工作者战胜癌症的巨大决心。在这种形势下,《肿瘤工作简报》显然已不能适应全国肿瘤工作发展的需要了。这时,李冰同志与当时有关同志研究决定将《肿瘤工作简报》改为正规学报,并命名为《肿瘤防治研究》。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专门为杂志题写了刊名,一直沿用至今。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从1972年到1978年底,主办单位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具体承办。1972年秋,在沈阳在开了《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李冰任总编辑,李保荣任编辑部主任。此后每年均召开编委会全体会议,内容是检查工作,交流经验,制定年度编辑计划。此外,还举办学术报告会。编委会的召开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杂志本身的工作问题,而且在当时对开会地点的肿瘤工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978年6月,杂志承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接受中华医学会委托,开始着手创办《中华肿瘤杂志》。因其编辑力量有限,难以同时承担数刊的编辑任务(该所还同时承担着《国外医学参考•肿瘤学分册》的编辑工作),遂决定将两刊转交其他单位接办。1979年,《肿瘤防治研究》杂志被转到了山西省肿瘤研究所接办。但这本刊物在山西没有呆多久,三年后的1982年,在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委托下,由湖北省肿瘤医院接办这本杂志,张明和教授任总编辑。从此,《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随着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了缩短报道周期,编辑部对杂志进行了改版扩容,1994年起杂志由季刊改双月刊,1998年改64页码为80页码,1999年改国际A4开本,2004年开始改月刊。
为了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潮流,1998年开始,《肿瘤防治研究》杂志先后被收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各大型数据库,开始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的同步发行。
2008年,《肿瘤防治研究》更进一步建成开通了自己的独立网站,并随之将整个编辑出版工作转移到了网络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无纸化办公。随着独立网站的建成和开通,《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的网络化水平、传播手段和传播效率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版本信息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8578 CN 42-1241/R
CODEN:ZFYHAB
邮发代号:38-70;国外代号:MO6482;定价:20.00元/册;出版周期: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