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德育问题分析
日期:2017-05-26 16:48  点击:360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特殊性的劳动,它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所学、所思以及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才有可能培育具备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代高素质人才。教师的教学仪表、态度、语言等都应该以规范的要求来呈现。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去感化浸润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创新的求知欲望、健全的人格魅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等优良品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德育渗透的自觉性,率先垂范,用严谨、严格、严肃的优良品质陶冶和影响学生身心。比如教授保存或另存文件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筛选出的有用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在重新命名的文件夹下,并适时清理和删除垃圾文件,养成经常保持桌面净洁健康的习惯,这样,长时间地反复强调要求和持之以恒地坚持强化,换来得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固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成功终生受用。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教师的工作态度,处事能力和风格,甚至举手投足等言谈举止都可能是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只有树立了师道尊严,具备了为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如果教师工作不够严谨,敷衍应付,生活上不拘小节,随意懒散,学生仿效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既有损教师文明儒雅的应有形象,还会弱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师授课伊始就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留下学生敬重的美好印象。比如严格遵照操作规程,倍加珍爱仪器设备,创设干净整洁的微机室环境,认真对待每一次开机、关机等细微环节,这无不都会熏陶和影响着学生,促使他们向预期的理想目标健康发展。

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学习网络知识,引导他们健康上网,教育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浏览适合学生涉猎的信息资源,多关注网络道德问题的思与辨,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展开讨论,寓法律知识的学习于思辨和活动体验中,应从多个层面咨询、借鉴和吸纳有价值的信息,自觉抵制歪理邪说等丑恶现象,促使学生向着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方向发展。多请教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课堂上多播放一些家乡美景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或在计算机的开机桌面设置一些精美的画面,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五常、温馨寄语等正能量内容,每次开机时滚动播放,加深对使用者的视觉印象,经常重复的感知强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些播放内容铭记在心,并内化为自觉品行。

    其次,在教学中渗透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利”与“弊”,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教育帮助学生敏锐识判网络毒害,文明健康上网,真切地感受良好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培养绿色环保和健康文明的网络护卫意识,自觉地维护网络环境。使用的计算机应主动加载安装“防沉迷系统”“网络净化器”等过滤不良信息的软件,为青少年学生享受绿色网络资源设置防护屏障。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10:4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