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探析民国科教建筑的历史价值
日期:2017-08-08 14:16  点击:307
 (一)民国科教建筑的时代背景

1.时代变革中的建设需要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结束了近千年闭关封国的封建社会。时代激变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城市建设迫在眉睫。为此,国民政府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蒋介石领衔首都建设委员会主席,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制定《首都计划》,对城市的人口、交通、市政建设等进行规划加以建设。

1912年至1949年,民国建筑分为产生期(1912—1919)、转型期(1919—1927)、鼎盛期(1927—1937)、停滞期(1937—1945)、恢复期(1945—1949)5个建设阶段,经历了由模仿(或称作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或称融汇创新)的发展轨迹。2]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发展教育,国家对于教学用房建设进行了重点投资,同时掀起了第二次民国科教建筑风潮。文革期间,各项事业发展受阻。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事业再次蓬勃发展,由此带来了第三次民国科教建筑复古的高峰期。

2、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时代变革推动了教育发展。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以下简称:金女大)在美国八位传教士的呼吁下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流域第一所女子大学。金女大创立伊始校园为李氏故宅,后因发展需要选址随园建设新校区。1918年,时任校长美国人德本康夫人特邀国民政府建设顾问、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中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共同参与设计,先后完成了一批教学、办公等场所的建设。

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组建南京师范学院,院址设于随园。学校规模逐渐扩大,为继续保持金女大建筑的原有风格,首任院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邀请建筑师梁思成参与设计,按照原有校园建筑风格,陆续建造了3栋仿古大屋顶三层教学楼。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延续民国建筑风格,按照校园中轴线对称布局的特点,建设了多栋仿古民国风格建筑。

顺应时代发展脉搏一同起伏的民国科教建筑,凝固成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缩影。民国建筑的理论研究主体从时间范畴外延至整个民国风格建筑的领域。

(二)民国科教建筑的特征

1.多方文化融合的建筑形式

全国各地均有民国建筑,但因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民国时期,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武汉等城市也有大量民国建筑,但其总体建筑风格更多表现出一种外来文化强加的色彩。南京的民国建筑则不同。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在这里互相共存交融,构成了美轮美奂的繁华图卷。[3]

《首都计划》指出“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由当尽量使用”。墨菲推崇本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融合的建筑设计理念,特别是参观紫禁城时的体验,奠定了其“适应性建筑”的理论基础,对后期的作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时任校长德本康夫人对于金女大新校址建设应为中国传统风格的要求,也正与墨菲所擅长的设计风格同符合契。而墨菲国民政府建设顾问的身份,推进了其设计理念的实践。校园的建筑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中式元素,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则运用了西方先进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中西方建筑风格得到有机融合。多方面有利因素的支持保障,促进了金女大校园建设,并使之成为科教建筑的精品典范。

2.不同时期民国建筑风格的共存

南京民国时期建筑大致可分为五类:折中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新民族形式的建筑、西方现代派建筑。20年代设计并建设的金女大,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对称布局,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连接,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

50年代建筑复古思潮主要特征为古典式、民族式、地域式、简约式。这一时期建设的南大楼、北大楼、中大楼三个建筑,延续了中国古典建筑形制。局部彩画更加精致,装饰部分相对简化,且修正了之前固有式建筑斗拱与柱子没有对齐的瑕疵。

80年代,建筑领域掀起第三次古典复兴思潮,随园在这一时期新增的12号楼、15号楼,也继续延续了中国古典传统建筑形制,不过装饰更加简化。

近代民国建筑历经20世纪初期“中国固有式建筑”、建国初期“民族形式”和20世纪80年代“传统建筑形式”三次重要发展阶段。三次复古思潮下的建筑形式各具特色,但在南师大随园校区的同一空间下协调共存,实属难能可贵。2006年,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民国科教建筑的历史价值

(一)建筑艺术价值

金女大是典型中国传统宫殿格局与美国近代校园空间格局相融合的校园空间,在高校的校园规划和教学空间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从空间格局上看,金女大的校园格局参照美国耶鲁大学行列式,建筑沿绿色空间行列式排列,形成强烈的边界。运用中轴线形成开闭有序的空间序列,增进空间层次,呈现出开放型的校园空间。主轴线两侧建筑严格保持均衡对称,教学楼、体育馆、办公楼等主要办学场所围合成的三合院空间,以及宿舍之间、教学楼之间的连廊连接,则更接近中国宫殿空间格局。

从建筑形式上来看,上世纪三个建设时期,有着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20年代的建筑立面比较接近中国传统三段式立面:青石基座、红柱黄墙、歇山大屋顶,从30年代起,基座在立面上的比例提升,立面开始追求西方三段式效果,到了50年代、90年代出现比较成熟的中国古典形制与西方三段式立面结合的形式。屋顶、檐口、门、窗等细节逐步从繁复到简练,但基本的古典形式仍旧保留。由此将民国建筑转型发展脉络现实呈现。

(二)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价值

鸦片战争后,一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教会女子学校,他们以中小学女子教育为主,经历最初的艰难探索期和拓展期,直到戊戌政变后,女子教育得到发展,奠定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基础。20世纪中国女子教会大学的产生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在教会女中的基础上发展,不断专业化,提升为教会女子大学;二是受中国本土女学的刺激和教会女校发展所需设立和开办教会女子大学。金女大则是属于后者。

金女大打破了中国长久以来禁锢和限制女性受教育权利的重男轻女传统封建思想,开创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河,并产生了第一位中国女性大学校长吴贻芳。金女大期间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被誉为“999朵玫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掌握现代知识,自强自立的职业女性。

金女大秉承为“中国妇女提供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倡导男女平等的新式教育,直接影响和改变中国妇女的教育状况。坚持“人格教化+专业教习”,同时注重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主张“厚生”精神,提倡从书本走向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等育人模式,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成为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锋。其诸多教育举措为后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园社会价值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历史重任。位于随园的南京师范大学已有115年的办学历史,在这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亲历与见证着中国近代社会历史重大事件。为此,这里也成为南京近代史重要的记忆场所。

1937年12月,南京爆发侵华日军大屠杀事件。血雨腥风的黑暗日子中,以德国人拉贝先生为主席的十多位国际友人自发组织起“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金女大(时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被列为在国际安全区设立的25家难民所之一。时任代理校长的魏特琳女士,先后四次拒绝美国大使馆的撤离要求,作为学校留守负责人,她制作了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铺在校园的草坪上,以此挡住前来侵犯的日本兵,保护了万余名无辜难民在侵略的战火中得以生存下来。在当时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魏特琳女士采取各种方式,记录下日军的暴行,通过秘密的通信和向新闻界提供稿件的途径,将“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公布于世,为中国人民换得国际正义舆论的同情和支持。与此同时,在难民营中开设女子中学、开办职业培训班,传授文化知识及培训谋生技能。许多妇女运用难民营中所学技术,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1943 年,日军侵占校园期间,民国建筑等校园设施严重受到破坏,20年代建设的办公楼顶,被搭建成军事瞭望台,侵略者的痕迹至今留存。文革期间,校园再次受到冲击,部分建筑被大字报等覆盖,造成墙体破坏,校园大草坪作为当时的主要批斗场所,记录着历史的印记。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18:3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