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景观退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经济建设,乡村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乡村的山体、水体、农田、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资源过度使用不仅给乡村景观带来毁坏,更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除了经济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我国近年来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一些问题。新农村建设往往追求速度,但是效果与我们所期待的建设“一村一品”的美好乡村有偏差,频繁出现 “城不是城,村不是村”的乡村景观。乡村改造手法生硬,破坏原有的生态肌理,如不能因地制宜的填埋沟塘、硬化驳岸,没有很好的梳理水系,而带来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如不能有效利用乡土树种造景,使用一些城市绿化树种,提高造价的同时也丧失了乡土景观该有的特色。
2人文景观融入不足
现阶段,内涵丰富的乡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乡土文化逐渐暗淡,加上当下多数乡村景观建设缺少人文艺术性的考量,对乡村现存的具有珍稀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缺少保护与创新,使得目前乡村景观缺乏文化支撑的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如此,由于多数乡村的规划设计周期较短,设计者往往来不及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仅照搬照抄已有作品,很少有针对性的创作成果。在这种上行下效的氛围中,忽略了设计理念与文化元素的融合,乡村已经越来越缺少可识别的地方文化气息。
3地域特色缺失
目前,许多需要景观提升的村庄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城市园林景观,由于规划者不熟悉乡村的风土人情,不切实际地调整传统村庄的格局,打破了村庄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的平衡关系,未能很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呈现“千村一面”的景象。很多村落都面临着地域特色的丧失和传统村落肌理的破坏等问题。同时,过度追求景观设计形式上的创新也给乡村带来了同样的问题,规划建设者提供的新潮的设计理念可以给乡村注入新鲜的血液,但对于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忽视往往导致无法与乡村文化有效结合。这种脱离乡村人文背景的现代化设计理念无法与村民产生共鸣,更无法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凸显地域特色。
乡村景观面临的困境
日期:2021-08-12 17:07 点击: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