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贫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日期:2021-08-13 17:39  点击:680
 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彻底终结,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相对贫困阶段,扶贫重点也会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多维。科学合理的扶贫指标体系可以对扶贫工作进行有效量化,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统一和对接,为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扶贫过程的重要抓手,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扶贫形式历经“区域开发式扶贫”、“攻坚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扶贫”,扶贫绩效的量化对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较为规范的实证研究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考核指标相对宏观且偏重理论,不利于操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贫困指标体系可以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对扶贫资源的配置、贫困对象的定位、管理过程的监测等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首先,指标体系的构建通常来源于真实的底层数据,是对扶贫政策有效性和完善程度的及时检验。其次,指标体系的执行贯穿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为帮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各项扶贫资源和资金的准确高效使用,提升了相关部门的社会公信度。再次,指标体系可以将扶贫数据具体化,为扶贫绩效的横向比较提供了依据,从而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学界针对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社会方面,且方法不一,然而缺乏对农村贫困地区脱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
构建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包括:成本效益法、成效系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多位学者提出了相关见解。贫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度量标准,避免“过分细化”和“过分泛化”两种倾向。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19 03:3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