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强调“筋喜柔而恶刚”,手法宜轻柔渗透
日期:2022-05-30 17:51  点击:214
 1.“筋喜柔而恶刚”的渊源
祖国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几千年实践经验的积累结晶,而推拿外治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分支,也受到了儒家“中庸”“以和为贵”和道家“贵柔”“柔弱胜刚强”思想的影响,强调筋喜柔,推拿手法要以“柔和”为贵,柔则气行,以柔克刚,反对暴力蛮力的手法。《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养神则精,养精则柔”。阳气的正常升降出入可以使筋得到滋养而柔和,以此来保证相应功能的正常运行。《医经原旨》:“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去则神明乱,筋骨废,为病为危矣。”筋主人体运动变化,喜柔和的阳气,阳气可使其柔和,保证其功能正常运行。王冰曰:“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阳气在内通过精微气化作用来滋养神气,在外通过柔软的阳气来濡养强健筋骨。”《杂病广药》:“若汗多亡阳,下多亡阴,致筋脉失养,不柔和而成痉,无外邪可解者,惟宜补养气血”。古代文献多有记载,人体阳气与筋脉关系密切,阳气足,筋有所养而柔和,阳气失,筋脉失养而成痉致病。筋喜柔和的阳气,充足的气血滋润,筋才可完成其运动功能,其生理属性也告诫我们,筋喜柔,不仅人体柔和的阳气和气血的滋润濡润,在推拿治疗时,也需要选择柔和的手法,符合“筋喜柔”这一特性。
2筋肉的生理特性:筋柔与气血调和关系密切
《杂病源流犀烛》曰:“所以屈伸行动, 皆筋为之”。筋肉调控着人体屈伸运动,在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石室秘录》也有记载:“筋脉者,一身之筋,通体之脉,不可有病。病则筋缩而身痛,脉涩而体重矣。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脉之平,在于气足。”一身之筋,通体之脉,气血调和,则筋脉舒,筋脉关乎着人体正常生命功能。反之,筋脉不舒,血脉不通,气血不调。正如《针灸大全》中记载:“拘挛者,筋脉之拘束也,闭塞者,气血不通也。”人体筋脉柔和与气血正常运行联系密切。而祖国医学认为推拿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早在《素问·举痛论篇》中便有记载: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在局部或者循经脉实施相关推拿手法后,紧张挛缩的肌肉得到缓解,加速局部气血运行,血随气行,筋脉通畅,“通则不痛”,气血流通则疼痛可以缓解。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手法作为一种机械力,皮肤作为受力点,推过摩擦,挤压,刺激,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致痛物质浓度降低,同时加速新陈代谢,加速受损组织的恢复。推拿可刺激相关信号通道,改善软组织受损情况,提高疾病预后水平。推拿还可以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血液循环,减少代谢物质的生成,调节肌肉控制神经冲动,缓解肌肉筋膜痉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 筋骨的病理属性:筋出槽骨错缝,筋柔才能骨正
祖国医学认为,筋与骨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又相互影响。在慢性疼痛疾病中,究其病机,不外乎“筋出槽骨错缝”。《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谓:“……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筋出槽”指的是筋的病理状态,偏离了原来的正常位置。从现代解剖生理角度看筋是指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腱鞘滑囊、血管、神经等组织, 骨是杠杆, 关节是支点, 筋的张力使骨保持平衡。 当筋受到外来暴力强力扭转或者长时间的牵拉压迫, 积久成劳而致损伤, 从而引起筋疼痛痉挛, 张力改变, 则骨之平衡破坏。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故阳气者……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骨正筋柔”是正常人体关节的最佳生理状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手法者,正骨之要务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这便要求医者在实行手法操作时,首要的是轻柔筋肉,缓解肌肉筋脉的疼痛挛缩,使其舒展放松,此时再实行扳法复位时,患者肌肉筋脉充分放松下来后,然后通过矫正骨关节的异常解剖位置,重新建立筋肉软组织和脊柱骨关节的力学平衡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更加安全,疗效更佳,以此来达到“筋骨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这也说明了推拿手法应当注重“筋柔”的重要性。不仅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同时也能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更加安全,疗效更佳。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18 23:2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