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政治意识与个人精神
日期:2022-08-31 17:50  点击:93
 
(一)作为基础的“个”
“个”与“群”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克尔凯郭尔,他从单一的个体出发,认为生存着的个体是唯一重要的实体,强调个体的主观性和独立性,认为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群”是非人化为公众的。鲁迅同样强调“张个人”需要“排众数”,这种“个”与“群”的矛盾在周扬对鲁迅传统的阐释过程中异常突出。“传统”一词是在历史语境下被创造和解读的,它是带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流动、发展的状态。同样“鲁迅传统”也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环境下被书写和改造着的,他经过了不断的自主发展和被改造,形成了一条历史脉络。
鲁迅与周扬对于“群”与“个”有着不同的看法,个性主义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人的存在要义首先要承认人是人,继而才能将人放置于群体之中,但显然,个性主义是与民族主义及政治情结有着显而易见的矛盾。要想拥有成熟的民族主义和进步的政治观念,宣扬个性主义,提倡个人的觉醒是必不可少,甚至是先决条件,否则失去了“个”的觉醒的“群”的觉醒,必将流于表面,无法触及内里。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和政治意识的不断发展又要求个性的服从、压抑、乃至牺牲,即,“群”的成熟又剥夺了“个”的养分。
鲁迅一直强调“立人”,也就是使人先成为人,是能够摒弃掉国民性弱点和奴性的人,是能够站起来的人。这样独立的、具有个性主义的人越多,“群”的发展则越健康。倘若最初的“个”,并未“立起来”,那么这样的一群“个”所组成的“群”是不敢想象的。他们是鲁迅笔下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惨遭无主名的虐待”最终做了“无主名的牺牲”;是鲁迅笔下的“凡是精神愚昧的国民纵使体格如何强健,也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无知的看客罢了”。就如同克尔凯郭尔愤激地说:“猎奇的人们如此众多”,“若人群之众使得某人惨遭挤压或践踏致死,下一次的人数会更加众多”鲁迅对“群”的排斥是由来已久的。而周扬则是鲁迅所拒斥的那种“奴隶总管”。因此,正如克尔凯郭尔公开宣称的那样:“我的论辩之矢所要射中的鹄的就是‘群体”。鲁迅的剑锋也指向了周扬们,指向了“群”的弱点,“群”的党派性与政治性。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6 23:1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