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的“当代性”表现
日期:2022-09-08 14:43  点击:91
 当代艺术旨在打破艺术的边界,突破传统的架上艺术,通过不同媒介、材料、图像等把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综合性艺术发展为主流的艺术形式,探索多元化的艺术样式,强调艺术话语和观念的重要性,对各种艺术形式也采取开放的态度。当代艺术的展览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的简单陈列,其最大的特征既是在展示空间上做了新的阐释。在展览的地点上,当代艺术展览突破一切可能性,不再拘泥于美术馆、博物馆,而是走向社区、商场、酒店、学校、拆迁场地、工厂、书店等一切可能的地点,与观众产生互动交流。在展出方式上, 传统的艺术展览一般按照艺术史的书写方式,艺术作品按照门类或者年代进行分类,观众作为信息接收者,处于一个被动地观看状态。而当代艺术展览更加注重的展览的过程,强调展览的理论体系和学术高度,传达艺术的观念性,让观众置身于展示空间中进行体验、思考,把观众融入展览当中,从而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性,把观众作为展览作品中的一部分,打破了传统艺术观众与作品分离的状态。与传统艺术展览相比,当代艺术展览更加实验性、多元性、开放性, 更像是一个建设中的公共的开放的艺术空间。
策展人更加重视对当下的文化立场、社会现象、艺术动态的把握,通过展览搭建与观众的交流平台,以及展览产生的社会效应。在展示领域中,除了常规化的视觉艺术之外,也将影像、戏剧、音乐、装置中的元素融合其中,使展览更加多元。如策展人高士明所说:“策展是一种思想的行动。策展人不止穿梭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的事物之间,同样连接贯穿着艺术史、媒体、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共同构成了艺术史、博物馆、大众媒体与艺术市场的大循环。”。可见当代艺术的策展是策展人对当下学术问题及社会问题深思熟虑过的结果,通过展览引发观众对展览主题的思考。
一些地方美术馆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脱离传统的展览模式,寻求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例如从第三届开始的上海双年展,由前两届传统架上绘画的展览模式转变成国际性综合艺术展览,展览围绕上海的城市概念展开,形成特有的文化定位,展出的作品包含了摄影、装置、媒体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等多元的艺术形式。北京双年展,虽然是以架上绘画为主,但是它的办展宗旨却是绘画与雕塑的当代性延伸,并将创新、当代性、地域性作为展览的主题, 重视现实的针对性与全球的关联性。还有广东美术馆策划的广州三年展,从2002 年由策展人巫鸿、王璜生、黄专、冯博一等策划的第一届开始,展览命名为“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这次展览是对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学术阐释,并探讨之后的新方向。在这次展览中, 其中一个“继续实验”的部分,艺术家们创作了一些新的作品,一些项目需要在户外开展并且需要观众的参与进来。通过这次展览,对官方展览制度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性。策展人把展品和展场作为了艺术与观众交流的一个开放场域。由此可见,当代艺术展览在策展人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它的“当代性”。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08:3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