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诸小集的编纂与流传
日期:2022-09-15 15:17  点击:76
在《白氏文集》编纂完成之前,白居易作品多以小集的形式流传。白居易与其他众多唐代文人一样,在早年积极参加进士举等科举考试,在备考期间编纂过行卷、习作集等。《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虽因行卷顾况的轶事为后世所广传,但今已考证白居易未曾行卷顾况。白居易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按照惯例编纂行卷,包括100首诗及20篇文,投献给给事中陈京,礼部试后又将考试答卷编纂成行卷投献给李逢吉,得到李逢吉赞赏和为之播扬。《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条记载:“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乐天时年二十七,省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携之谒李凉公逢吉。公时为校书郎,于时将他适。白遽造之,逢吉行携行看,初不以为意,及览赋头,曰:‘噫!下自人上,达由君成,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逢吉大奇之,遂写二十余本,其日十七本都出。”白居易进士登第时年二十九,而非二十七。又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云:“礼部侍郎高郢始用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及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性习相近远》,即《省试性习相远近赋》,是省试考题,编入第二次行卷中。《斩白蛇》即《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与《求玄珠》应俱是为科试准备的习作,编入第一次行卷的可能性很大。故白居易两次行卷的作品在当时已经流传,《百道判》等习作集亦如此。
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后的白居易尚在守选期内,为了获取提前入仕的机会,决定参加吏部铨试的书判拔萃科考试,而铨试书判拔萃科的考试内容有身、言、书、判四种。今存《白居易集》卷六十六、卷六十七中有判文101道,称为《百道判》,很可能就是白居易为了应对这次考试而编纂的习作集。元稹《酬乐天余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云:“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句下有诗人自注云:“乐天先有《秦中吟》及《百节判》,皆为书肆市贾题其卷云:‘白才子文章。’”《百节判》即《百道判》,该判文集因白居易登第而大受年轻举子青睐,成为书商们争相贩卖的对象,在当时的士人举子中广为流传。
《策林》是白居易专门为制举考试编纂的应试集,也得到后来应试者的大力追捧及传播。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日者又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传为准的。”参加科举的士子参照的赋、判等,就有白居易为准备科举考试而精心编纂的《百道判》及《策林》75篇,这些判文集、策文集成为未第士子揣摩模拟的范本。元和元年(806),白居易罢秘书省校书郎之职,退居永崇里华阳观,备战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在准备制举应试期间,白居易撰写了多篇试策习作,并将这些习作编纂成《策林》四卷集子,收录试策文章75篇。白居易《策林序》云:“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余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长庆四年(824),元稹为白居易代编别集《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将《策林》四卷75篇收录其中。《通志》卷七〇《艺文略》第八策类著录云:“《礼部策》十卷。”又有小注云:“唐白居易应制举,自著策问,而以礼部试策附于卷末。”今白集卷六十一至卷六十五为《策林》75篇。
还有类书《白氏六帖事类集》的编纂,白居易称为《事类集要》。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云:“又著《事类集要》三十部,合一千一百三十门,时人目为《白氏六帖》,行于世。”白居易编纂类书较早,目的是为了方便诗文写作,在编纂类书时采用的是分门别类的方法。据宋黄鉴《杨文公谈苑》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钞录成书。故其所记时代,多无次序。”白居易为编纂类书搜集材料时使用的是分类的方法,即用多个陶瓶盛放各类材料,每瓶盛一种门类,按类投放。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08:3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