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文化自信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日期:2022-11-15 16:22  点击:107
 (一)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包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是由人类长期进行实践所形成的社会与历史的积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得以从不间断、源远流长,时代总是在赋予中华文化新的内涵与特色,正是因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才能够历久弥新、源远流长,从不间断。时代的进步也总是会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并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内涵与特色,这正是高度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对我们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强烈要求。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人们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与觉醒,也来自对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勇敢设想与实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全体中华儿女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也来自于全体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可与创新。
从古自今,文化自信始终与国家的兴盛与灭亡、民族的振兴与衰落紧密联系在一起。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以来,中国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雄辩的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坚定文化自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自信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从人类社会长期的存在与发展看,适应历史大势,尊重并吸取他国文明有益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更加深入,然而“全球化倾向于生产出文化散播。趣味、习性和信仰的共同体常常显得偏离了本土和民族的限制”。长期以来,西方很多文化未经筛选直接传入我国,导致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相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矛盾,在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内在尚且分不清楚内外、正误的条件下接受着各种文化,显然是很难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21 06:0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