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我国教育公平做出的贡献
日期:2022-11-17 16:17  点击:88
 (一)坚持义务教育的主导地位,让教育回归公益性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中高收入家庭通过额外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无论是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还是个人家庭层面上的教育投入上都难以与其匹敌。“双减政策”中明确指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其中心思路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作用,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校内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在校内接受全面的教育学习,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特长,坚持义务教育的主体性以及公益性。“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率差距拉大,数据显示,学前阶段最低和最高两组家庭之间相差7.8%,高中阶段相差达20%。而这一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小,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确实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减少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在当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国家对于课外补习机构的管制在个体层面上看是有效的缓解了目前学生压力以及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而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来看,这是缩小地区、城乡间教育资源不均的重要举措。通过校外培训去资本化,坚持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逐渐弥合城乡,地区间的人才发展差距,切实贯彻了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这不仅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二)扭转教育观念,尊重教育规律
在我国部分群体教育观念愈来愈呈现“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望成为打破“囚徒困境”的一大利刃。当前学生普遍面临的情况是,在校内课业负担已然沉重的同时,为了具有在同龄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得不学习各种特长,补习课外知识,为自己的“胜利”增加砝码。早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国教育目前存在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等现象。整体压力迁移不仅加重家庭经济和精力负担,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反思当下我国精英主义文化盛行所带来的内卷狂潮,学生一味追求分数,体育课边缘化,劳动实践的形式化,导致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大大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只有当分数不再成为唯一标准的时候,家长的“鸡娃” 焦虑才能有效得到缓解。校外补习降温,给予学生充分的全面发展空间,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其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根本条件。“双减政策”的实施,正是我国扭转教育方向盘的重要表现,是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提供了高质量人才的坚实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20 15:5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