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媒介化特征
日期:2022-11-17 16:51  点击:107
 “媒介化”最早由施蒂格.夏瓦提出,媒介化关注的焦点是媒介在当代文化和社会中的结构变迁。技术的发展,媒介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社会群体还是组织机构都在经历媒介化的过程,即基于媒介自身的特性,以传播逻辑对文化和社会生产进行重构。互联网这一新媒介的出现,不仅扮演着传递信息的角色,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构建社会关系以及了解社会环境变化的纽带。媒介凭借自己的方式塑造传播中个体的感知以及对社会乃至外部世界的认知。德国社会学家舒尔茨认为的媒介承担社会变革的四个方面:延展、替代、融合、适应。媒介延展了人类交流的能力和限度,替代了人们社会实践的惯习,融合了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媒介活动和非媒介活动,而社会各阶层的参与者最终都将按照媒介的传播逻辑传播完成社会活动和生产。
(一)延展:跨越时空与古老文化对话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演进,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和发展是值得深思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从文化着手,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有助于受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帮助传统文化实现突围。媒介技术的发展,综艺节目在传播模式、传播渠道、播出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往的电视节目受限于技术,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播出,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也较为延滞。电视台几乎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固定平台。而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仅靠单一的平台和有限的技术是难以“出圈”的。互联网的兴起给予了文化“出圈”的可能,晦涩难懂的古老文化,通过技术生动再现出来,受众可以无惧时空,随时随地与古老文化对话。比如在《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中,歌手沙宝亮将屈原的经典诗词《楚辞.渔夫》的部分自白保留下来,并融入流行音乐的唱法,改编成独具韵味的《沧浪行》,沙宝亮深情的演唱瞬间将观众带回到两千年前的楚国,在歌声中观众感受到了屈原被流放时的苦闷,国破时的痛苦。技术的发展,让相隔几千年的古诗词以另一种方式与观众见面,观众可以深刻体会到屈原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媒介延伸了传受双方的交流空间,当古老文化变成具体可感影像画面后,受众不用再顾虑时间、地点等限制,真正实现跨越时空与古老文化交流。
(二)替代:媒介化活动替代非媒介化活动
媒介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断增长的影响带来社会及文化机制与互动模式的改变。以前人们依靠文字或语言实现传播互动,然受限于距离,在交流互动时存在延滞的可能,无法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如今,媒介技术赋予了个体行动和交流的最大可能性,个体在不同情境和空间中的交流互动也更加容易。媒介化过程中,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媒介化互动即先前的非媒介化活动被媒介化活动所替代,文化类综艺节目便是将以往的非媒介化的活动以媒介化的形式呈现和传播。例如将依靠语言或文字保存流传的诗词、信件,进行影视化的处理,变成影像画面,实现大范围传播,原本受时空限制而无法实现交流和互动的非媒介化活动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介完成。观众通过实时的交流互动,对当前的情境达成共识,形成想象共同体。如《见字如面》第二季中,演员赵立新朗诵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信件的内容被用语言深情表达出来,并通过影像画面传送给观众,让观众们感知到那个时代的人们为国家的无悔付出、坚定的信念以及林觉民先生对妻子的不舍与爱恋。节目选取的信件涵盖各个时代和不同人群,信件的背后饱含了历史底蕴,通过故事化重构,运用媒介技术和手段,将信件背后深层的情感传达出来,实现了传受双方的媒介化互动和交流。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20 15:49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