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大爱大智慧核心理念阐释
日期:2022-11-21 15:18  点击:119
 (一)大爱核心理念阐释
爱的本质在于对人或者对事具有很深的感情。汤因比提到:“宇宙的背后有着某种‘终极的精神之存在’”,“这种终极的存在就是爱。”爱是人的本质的伴生物,属于人类意识的范畴,但生发于社会实践,是人对自身的需要和价值的积极反映和实现,因此爱是意识的主观表征和行为的客观呈现的统一,是日用而不自觉的情感表达。“爱”在中西方自古以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从文化、政治、经济、道德、情感等领域都有着深刻的意蕴,潜隐或显现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等根本要素中,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集中呈现。爱的呈现根本上在于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展现,将爱从淬炼到升华形成大爱,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国家、社会、人民等具有自觉的、深远的、持久的爱。
大爱的内涵本质在于“仁者爱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国家的关系,“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以“仁”出现,也是“仁爱”的来源。春秋时期孔子认为求仁是人生的根本准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即为“仁者爱人”,不仅讲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而且也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孟子曰“人者仁也”,无“仁”就不成其为人,认为“仁”是“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张子认为是“民胞物与之情”,王阳明认为是“良知真情惨怛的万物一体之情”,总之,“‘仁’既天地生化养育万物的生生之德,又是人类慈爱悲悯的深厚情感。”人类如果失去爱的能力和大爱的情感,人就会变的冷漠,甚至麻木不仁,社会就会陷入冷酷无情的冰窖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无法建立和维持,社会也将不复存在。简言之,人类社会最终要靠仁爱的情感来维系,而不是依凭权力、物质、金钱、法律来维系,社会的安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都维系于爱的本质和大爱的衍生。
大爱的逻辑内核在于“群体本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是一种群体的存在,这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相通的,所谓“孤立的个人不成人。”北宋大儒张载在《西铭》中,说到天下的民都是我的同胞,其中同胞是有血缘关系的涵义,为不可分割的一体,还有程颢《识仁篇》中“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都认为人只能是群体的,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个人不能算为“人”。人不是天生就是一个人,而是要通过做来逐步成为一个人,所谓做人,就是与他人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群体。大爱就是在群体观念之上产生和演化发展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影响,内涵是不断地增加和丰富的,新时代的大爱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统一,大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前提,有助于帮助个人跃出狭小的自我坚壳,把个人有限的生命与为人类发展的无限事业联系起来,从而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和行动一致的愉悦感。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20 07:3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