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基于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分类
日期:2022-11-21 17:20  点击:69
 当谈到知识这一概念时,人们心头往往浮现起专业课堂上学到的各种范畴和理论,其内容与思政课授课内容大相径庭。通常,人们理解的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对外部对象本质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认识。思政课讲授内容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获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知识。从较宽泛的意义上看,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当然也属于“知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专业课知识与思政课知识的内容和性质有较大差别。这一差别不仅直接决定了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差别,同时也决定了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别。以专业课为例,专业课通过讲解特定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为学生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课知识成为构成人的“世界观”的来源之一。尽管科学知识十分重要,由于不同个体所从事职业、教育程度、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差异,个体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也不甚相同。在专业课教学中,科学知识被作为总结为若干简单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系统化、理论化传后授给学生,其核心在于理论传承,除少数专业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外能够达到“入心”的层面外,大部分个人仅需达到“入脑”的层面。思政课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知识载体,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是一门体现着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特点的课程。这类知识教育的本质上并不属于理论传承,而是价值观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为学生解决社会生活领域“该怎么做”,生活“如何过”等问题。也就是说,前者侧重于人的物质领域生活,而后者侧重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两者不可偏废。但是从认识发展的角度看,前者并不能决定后者,后者的认识层次高于前者。因此,“入心”只能作为专业课程的进阶要求,思政课教学则自始至终把思政知识“入心”作为基本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体系,更要求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思想觉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并将之有效转化为推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尽管从知识形态上看,思政课知识同样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理论类、事实类、以及实践相关的知识,但由于根本目标的差异,思政课教学必须一方面针对知识的形态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提升对纯粹知识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超出纯粹知识学习的层面,把价值引领作为根本落脚点。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8 05:4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