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育人受到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西方心理学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交叉影响,对于当前和今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心理育人从哪儿里来,要到哪儿里去和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国早期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并与时俱进,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一些正确的理论和符合中国实际的主张。主要涉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全面发展学说和幸福观以及新时代的指导理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的本性具有积极向上、趋善的美好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包括人的知识、能力、个性的协调发展,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2]。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人类立足于群体生活并执着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为积极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支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3]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消极幸福观的一种摒弃,其立足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并被赋予真正的社会人文内涵,使人们不断超越、改造世界,使人们的创造与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等相统一,进而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概况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揭示了我国心理育人工作的大方向和总目标,与积极心理学的主张不谋而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的思想体系立足新的发展理念,指明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工作,在不同场合阐述自身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讲到,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我们能清晰的发现,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主张与积极心理学的主张殊途同归,不谋而合,这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积极心理学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环境。
2.西方心理学理论
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来自西方心理学理论,为加快我国心理学发展,基本照搬西方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二战以来,消极心理学的主张和当时社会大环境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不再受到过去温饱问题的束缚,而更加憧憬美好生活,因此,我们对西方心理学的学习从过去消极心理逐渐转移到关注积极心理相关的一些理论和主张, 涉及到的理论主要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以及积极心理等。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实现从物化到人化的革新,将人性放在第一位,关注人性的乐观阐释和人的潜能与价值开发。他的基本主张是积极向上的,强调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新时代的我们建功立业,投身祖国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保障。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人们的成长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此外,积极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早在2005年美国心理学者凯瑟琳·达尔斯伽德,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与塞利格曼便审视了中国(儒家和道家)、南亚(佛教和印度教)、西方(希腊雅典哲学、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哲学和宗教典籍,发现了6个共享美德(shared virtue):勇气、公正、人道、 节欲、智慧和超越。邱鸿钟[7]先生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儒家经典《大学》进行了解读,为建设中国本土化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大量着修身育人的积极心理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家和才能万事兴”等,正是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奋勇向前的高尚道德品质,同时,以德治国作为一种国家政策受到广泛认同。近期,焦丽颖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善人格中包含4个因子:尽责诚信、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包容大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和谐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能力、修养和健康价值观的养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主张不谋而合,客观上为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环境。
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意义
日期:2022-11-24 13:49 点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