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服务会使用户产生亲切感、朴实感、真诚感。提供优良服务必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调查智媒用户媒介使用习惯,了解智媒用户文化潜在需求,提供智媒社群文化服务,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基础阵地建设为切入点,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为建设高水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软实力和硬支撑。
(一)智媒用户媒介习惯
公共文化可服务用户规模是庞大的,亦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策略可行范围,代表了服务型政府可以助力到的群体,了解用户规模,分析智媒用户媒介习惯可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策略通过移动社交平台普及的重要性。2021年2月3日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网民规模高达9.89亿预计上半年将突破10亿大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移动设备、互联网等科技也逐渐融入了中老年人群的生活,从28至47次(2011-2021)报告显示,我国50岁以上网民占比规模从7.2%曾至26.3%.较2020年3月网民增加5.9个百分点[2]。这次的迅猛增长明显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同时也与农村互联网的接入和普及有着密切关系。将APP下载量、用户使用移动APP频率等数据总结,通信类APP使用时间最长,典型社交软件微信的使用率位居榜首,由此可见微信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中国网民的聚集地,这也为公共文化智慧服务提供了大数据土壤,具有如此规模的微信为公共文化服务创建了一个优质的服务体验设计平台。
(二) 智媒用户文化需求
满足用户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策略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用户出门就能享受到需求相应的服务提供。但2020受疫情的严重影响,响应国家号召,人们开始过上足不出户的常态生活形式,共同抗击疫情。通过人工智能智慧识别系统查询群聊热词,和使用公众号的评论、点赞、在看等停留点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热门关注点,分析数据结果明显暴露出线上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缺乏,用户只能从移动端、电视机等传统传播媒体平台接收大量网络信息,缺乏传播媒介的用户对社区现状了解严重不足,伴随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生活不便问题,例如最突出的购物受阻、因天燃气缴费不便断火、公共设施维修联系不到物业单位等等,日常里步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因出门不便被困在家无奈。但我们手握最先进的移动设备,拥有最优秀的社交平台,却未及时利用起来。微信坐拥庞大的用户群体,在2012年更是推出了公众号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在社区内轻松建立起相应社群,并创建起自己的公众号,将两者相连接形成一套整体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线上公共文化智慧服务要做到用户完全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在社群里得到想要的信息、在公众号中看到最新的通知,办理复杂的缴费手续等,为用户化繁为简、节省时间,满足用户线上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三) 智媒社群文化服务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有目的的去帮助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象,目标用户的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向。明确这一点首先可以从社群建设入手,社群的建设依托于社区,当用户入驻社区,就成为了社群一员。社群作为社区线上交流平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达信息,实现全范围的覆盖与共享。社群是一个高度集中的集体选取符合条件入住率高的社区进行数据收集,根据数据统计某社区拥有842位户主,居住人口约2500人,工作日出门的上班族和学生约占64%,在家的主要人口以40到60岁的女性为主,从家庭人口构成来看,这一群体承担了大部分生活工作,她们通常会有条理和计划的去完成手头琐事,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供她们体验线下公共文化服务,从而错过精彩的演出或热闹的群体娱乐活动。以此为智媒社群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服务方向,这就要求社区为她们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是简便省时、可自主调节变换的服务,使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相应服务,又可以在事后回顾社区精彩瞬间,弥补不能亲身经历的遗憾。主要服务方向中的被服务群体普遍拥有独立实名制微信账号,同时具有群聊收发消息基础,但社群作为最快获取信息的最佳手段,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号又有着本质区别,社群局限于信息的传达服务,可操作性较差,并不具备良好的业务办理、活动回顾、公共文化服务浏览与体验的功能,而微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号的建立刚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为服务用户提高服务质量。
智媒时代用户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日期:2022-12-05 17:13 点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