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日期:2018-03-12 20:55  点击:376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化是以自然生态为背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体系,旨在保护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过程中传递的一种文化内涵。
一、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西南部, 1988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上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包括天祝县、肃南县大部分地区和古浪、永昌、凉州、山丹、甘州、民乐县(区)的部分地区[2]。总面积197.2万公顷,外围保护地带66.6万公顷[3]。现有林地面积1386.4万亩,活立木蓄积23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56%。区内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311种,陆栖脊椎动物286种。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使祁连山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被河西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山”。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保护区内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有祁连山保护区展览馆,天祝“三峡”、祁连冰沟河、山丹焉支山、民乐海潮坝、山丹军马场、康乐草原、民乐扁都口等众多山水风景区,野生动物繁育、苗木、经济林培育基地30多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七一”冰川等地质地貌景观,天堂寺、马蹄寺、文殊山等宗教文化寺院等等。保护区内汉族、裕固族、藏族、回族、土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祁连山生态文化圈。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力宣扬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引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创新了发展生态文化的方式,近两年,相继开展了生态文化慰问采风、生态文化大赛、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评选等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活动,有效地拓展了生态文化创作的范围,也极大地提高了祁连山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化作品的创作与创新不足。局限于围绕祁连山自然生态景观开展生态文化创作,保护区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延伸创作比较短缺,独特的民族歌舞、戏曲、乐器、手工艺、服饰以及特色运动的传承与创新滞后,雕、刻、塑的创作比较缺乏,对民族优秀文化学习、领悟、传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祁连山独特的生态文化,没有专业的机构进行开发和推广,祁连山生态文化效应没有形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
(2)生态文化的宣传与参与欠佳。生态文化宣传范围局限在祁连山保护区周边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宣传辐射面较小。百姓对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认知不全面,对生态文化的重视度也不够,缺少大型生态文化公益活动的宣传推介,生态文化学习和创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大自然资源保护,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祁连山是河西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基础。目前实施的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等大型生态工程,使祁连山的森林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的绿色面积在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今后还要继续积极争取工程项目,依托工程项目来带动和支撑祁连山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展,通过提高祁连山的生态涵养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民众提供适宜休闲旅游的绿色空间。
(2)深入挖掘祁连山生态文化的内涵。祁连山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河流、湿地、冰川等多样的自然资源,还有历史遗迹、文化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等人文资源,要充分发挥祁连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保护区内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内涵,把生态文化的创作宣扬融合到生态保护、优美风光和特色旅游之中,让人们能更多地接纳与共享,产生心灵的共鸣。
(3)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生态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化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影响的特征得以突显,这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情怀。在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渗透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人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深刻认识生态文化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思想[4]来推动生态的绿色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7 04:3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