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道路的指引下,1981-2016年期间,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1.82%。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1] 魏后凯,吴国宝,王萍萍,等.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564万人,年均减贫人数1300万人以上, 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脱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完成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发展目标。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2] 习近平.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新华网,2017-2-22][2]这部分贫困群体也是气候变化的高脆弱性群体。当气候风险未被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的一部分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会被“逆转”。特别是,气候脆弱性具有“贫困陷阱”[所谓气候风险的“贫困陷阱”,是指气候风险在贫困地区存在恶性循环,即越贫困越容易收到气候事件的影响,而气候灾害又不断加剧贫困地区的气候脆弱性。
],气候灾害不仅会加剧贫困地区的脆弱性,甚至会使已经脱离贫困的地区呈现“返贫现象”。如1998年洪都拉斯的特大洪水,摧毁了其国家80%的交通基础设施,并引发食物短缺和传染疾病的大面积爆发,导致洪都拉斯发展几乎倒退30-50年。2006年到2011年,塞内加尔有45%的贫困家庭脱贫,但有40%的非贫困家庭陷入贫困,贫困率几乎没有变化。[[3] Dang H A. Lanjouw P F, Swinkels R. Who Remained in Poverty, Who Moved Up, and Who Fell Down? An Investigation of Poverty Dynamics in Senegal in the Late 2000s[R].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14.][3]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自1950年以来,全球温度不断升高,高温、干旱与强降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爆发的频率与强度在不同区域均呈现增加趋势[[4]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A: 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R].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and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4]。全球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将会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带来巨大危害,甚至将有1亿人因气候变化影响而陷入极端贫困。[[5] Hallegatte S, Bangalore M, Bonzanigo L, et al. Shock Waves: Manag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overt[R].The World Bank Report, 2016.
[6] 万君,张琦,WanJun,等.绿色减贫:贫困治理的路径与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9-86.
[7] 吴绍洪,黄季焜,刘燕华,等.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1):7-13.
[8]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9] Wilhelmi O V, Wilhite D A.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Agricultural Drought: A Nebraska Case Study[J]. Natural Hazards,2002,25(1):37-58.
[10]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 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 2010(8):4-11.
[11]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J]. 贵州社会科学,2010(12):4-10.
[12] 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2):48-54.
[13]Osbahr H.Building resilience:Adaptation mechanisms and mainstreaming for the poor[R].Occasional paper for 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7
[14] Weyant J, Davidson O, Dowlatabadi H, et al. IPCC 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WGIII - Climate Change 1995: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M]. 1996.
[15] 王小林.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J].经济研究参考,2012(55):41-50.
[16] 罗依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述[J].文史博览,2016(10):12-16
[17] 安格斯·迪顿. 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5]
从气候变化对贫困的影响看,气候变化是中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外在干扰因素。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缓发灾害(干旱、盐碱、高温)和突发灾害(泥石流、洪水等),对贫困人口可能产生几个方面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加剧“贫困陷阱”
由于贫困地区主要依赖“靠天吃饭”的单一化农业生产方式,干旱,洪涝,高温等气候灾害迫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自然资源逐渐缺失“养分”,导致土地生产率不断下降,农业作物产量损失,将直接影响农户可支配收入,使“穷者更穷”,从而将贫困群体从暂时性贫困推向长期贫困,或者使非贫困农村人口、已经脱贫人口陷入逆转型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2030年全球作物产量损失高达5%,2080年甚至达到30%;其经济收入往往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农畜渔林业生产。[[18] Nelson D R, Lemos M C, Eakin H, et al. The limits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support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6, 11(9):94.
[19]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述[J].人民论坛,2015(30):2-5
[20] 莫光辉.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2):73-77.
[21] 黄承伟.论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J].党政研究,2017(5):3-6][5]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增加城市新增贫困人口。气候变化造成长期的气候容量匮乏和生计贫困,会促使大量贫困人口自愿地或者非自愿地背井离乡。这些气候移民往往由于缺乏城市务工技能、城市基本生活保证等因素而成为城市新增气候贫困群体或者边缘贫困人口。
1.2 气候变化威胁贫困地区的资源安全和生计安全
我国贫困发生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在地理空间分布上高度耦合。我国592个贫困县中80%以上处于生态脆弱区。绝对贫困人口中,95%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连片贫困区。[[22] 习近平.习近平论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J].党建,2015(12):5-7][6]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近一步加剧。我国华北与东北部分地区干旱化趋势,以及长江中下游、西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频次与强度显著增加。[[23] 王曙光.中国农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4] 胡鞍钢.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消除气候贫困人口[C] 国情报告. 2012.
][7]气候灾害加剧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压力,特别是水资源的刚性稀缺将触发其他资源如:粮食和生物多样性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以及价格安全阈值,并在其他领域的资源安全中产生“传染效应” ,威胁贫困人口的生计安全。
1.3 气候变化加剧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和教育程度越高、财政经济体系和社会制度体系越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越健全,该地区应对灾害、以及从灾害后恢复到原有福利的能力就越好。相对于富裕人口,贫困地区缺乏医疗和基础设施保障,在气候灾害后受到疾病困扰,如儿童发育迟缓,水传播疾病的概率更高。因此,一次气候灾害导致的疾病、伤残以及辍学,都可能对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累积造成代际性伤害,甚至是永久性的。
气候变化放大“贫困陷阱”效应
日期:2019-01-23 12:43 点击: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