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内外业相结合,探索经济实用的现状调查与认定模式,确保底图数据可靠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采用1:2000大比例尺的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需要在现有1:10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开展补充调查,打开细化认定村域范围内各类用地,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是规划编制面临的首要问题。
江西省余江县属于丘陵地带,地形地貌相对复杂,受经济条件限制难以进行高精度航拍和实测。因此,蓝田村规划编制时采用“内业判读+外业补充调查”的模式进行现状调查与认定。即以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影像和确权登记的1:500村庄地籍图对村域现状进行内业判读,在此基础上开展外业踏勘,调查村域范围内各类用地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最终形成可靠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底图。该模式相对于航拍和实测花费人力物力更低,成果可以满足规划编制要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补充调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2 以“一张蓝图”为指引,多方位推进,探索编制“多规融合”的村规划
蓝田村村级层面存在土地规划、村庄规划等多个规划共管的情况,而且各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叠、协调不周、管理分割,甚至互相“打架”的现象。这种“九龙治水”的多头管理方式影响规划操作和实施,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为协调各类规划的冲突和矛盾,确保规划的科学可操作性,蓝田村规划编制时充分遵循“一张蓝图、一本规划”原则,从多个方面、层次,协调推进村级层面的多规融合。一是充分地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规村庄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进行衔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刚性约束边界落地;二是进行规划的差异分析,将村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线与村庄规划用地线叠置进行分析,并结合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情况对两规差异进行协调;三是编制的规划成果充分吸收了城规相关要素,如在建设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发展体系,对道路、停车场、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计进行详细布局设计等。
3.3 合理利用存量用地空间,“以空间换空间”,通过空间置换促进用地节约集约
在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是自上而下进行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和集镇,基本未考虑村一级建设需求。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建设用地规模安排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针对建设用地规模安排局部矛盾的问题,在蓝田村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提出了“以空间换空间”促进用地节约集约的思路。充分利用宅基地改革腾退空间和村庄内部的空闲地,在村庄内部进行置换和统一布局安排。置换后空间重点保障垃圾站、活动广场、农具堆放房、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旅游、农业附属设施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严控宅基地规模。从而实现建设用地规模总体平衡,节约集约用地。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日期:2019-06-13 15:39 点击: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