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选择与广义效用理论
摘要:
早期功利主义者认为效用不仅包括人们获得的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满足感。然而经济学数学化和公理化的趋势使经济学家更愿意把效用解释为物质利益上的满足,这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度。广义效用理论是在现代经济学的框架下对效用含义的扩展。通过对当前广义效用理论的回顾,结合生物学中的亲缘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个广义效用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广义效用 亲缘选择 利他行为
一、广义效用理论的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用效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边沁和穆勒等早期功利主义者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效用不仅包括人们获得的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满足感。然而,由于受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日益追求物质利益的影响,以及经济学本身数学化和公理化的趋势,经济学家更愿意把效用解释为物质利益上的满足,甚至把效用最大化等同于收入最大化。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萨缪尔森就把效用定义为“一个人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有用性”,从而把人的偏好归结为经济偏好,把人的效用简化为物质追求。事实上,人类远非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公平、正义和道德等非经济因素,这突出地表现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利他行为[2]。因此,对效用函数的内涵进行扩展,使经济理论能够解释包括利他行为在内的人类生活中的非经济因素,已日渐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代经济学中,对效用含义的扩展最早由贝克尔提出,我国的学者如叶航和杨春学等人在这个领域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在本文的下一部分,笔者将对他们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价。
根据特里维斯(Trivers)的定义,利他行为是“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参见Trivers, 1971.